行業現狀
發布時間:
2023-03-09 08:50
來源:
水產業是我國最早進行市場化改革的領域。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從基本國情出發,確立了“以養為主”的發展方針,改革經營管理體制,調整產業結構,加大基礎建設投入,加強資源養護,依靠科技進步,走出了一條具有本國特色的水產業發展道路。過去十年,中國水產品總產量增長了9倍;人均占有量增長了7.2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兩倍。實現了“以捕為主”向“以養為主”的歷史性轉變,養殖產量占水產品總產量的比重提高到近70%,養殖區域從中東部延伸到西部各個省份。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水產業發展的一個重大特征和成果是外向型水產業迅速發展,國際化程度顯著提高,有效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不斷增強。遠洋漁業起步并邁入了世界前列,外向型水產業迅速發展,水產品出口已達到100億美元,年均出口額增速高于同期農產品近5個百分點。中國水產品出口已經躍居世界首位,約占世界水產品貿易總額的10%。過去十年,中國水產品進口量年均增長17%。特別是中國加入WTO后,水產品出口貿易進入了更快的發展階段,形成了以國內自產水產品出口為主、來進料加工相結合的水產品國際貿易格局,進一步帶動了水產品生產的發展和結構優化,提升了國際競爭力。
相關新聞
短途運輸可采用蒲包簍裝法,用線將1.5尺高的簍中隔成兩層,并分層用濕蒲包加蓋裝運,每層可盛活甲魚18~15斤。長途運輸可用木桶加蓋裝運。其桶底應鋪墊一層含水分的黃沙(禁忌用水浸泡),另夏天須防蚊蟲叮咬,冬天須加稻草保暖。
水產品在我國動物產品消費中始終占有重要位置,消費份額占比變化不大。消費量方面,在居民食物消費的大宗動物性食品中,豬牛羊肉始終占據重要位置,全國人均水產品消費僅為豬牛羊肉消費量的一半。總體看,盡管水產品消費有較大幅度增長,但對于居民動物性食品消費來說,仍與傳統的豬牛羊肉消費存在較大的差距。